土壤中、铜、锌、铅、镉、镍、镉等金属元素消解测定方法,实验中基本采用的都是盐酸-硝酸-氢氟酸-高氯酸全前处理方法,定以上六种重金属元素。实验电热板作为样品前处理的加热消解设备,在各大实验室都被广泛的应用,操作简单,台面面积大可进行批量处理样品,恒温控制,分体设计可让实验员远离酸雾,安全性高。
1、全消解法操作过程
准确称取0.2g~0.5g(精确至0.0002g)试样于50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,用水润湿后加入10mL盐酸,于通风橱内的电热板上低温加热,使样品初步分解,待蒸发至约剩3mL左右时,取下稍冷,然后加入5mL硝酸,5mL氢氟酸,3mL高氯酸,加盖后于电热板上中温加热。1h后,开盖,继续加热除硅,为了达到良好的飞硅效果,应经常摇动坩埚。当加热至冒白浓厚烟时,加盖,使黑色有机碳化物分解。待坩埚壁上的黑色有机物消失后,开盖驱赶高氯酸白烟蒸至内容物呈粘稠状。视消解情况可再加入3mL硝酸,3mL硝酸,3mL氢氟酸和1mL高氯酸,重复上述消解过程。当白烟再次基本冒尽且坩埚内容物呈粘稠状时,取下稍冷,用水冲洗坩埚盖和内壁,并加入1mL硝酸溶液温热溶解残渣。然后将溶液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,冷却后定容至标线摇匀,备测。
2、酸的作用分析
1)盐酸是辅助酸,用于初步消解;
2)硝酸是主力酸,一般消解样品都用得到硝酸,用于溶解金属氧化物,稳定待测离子;
3)氢氟酸用于消除硅酸盐,破除土壤晶格。土壤中铜、锌、镉、镍的矿物晶格能较低,易受酸分解破坏,溶出较高,而铬、铅主要包藏在晶格稳定的土壤矿物晶格中,需用氢氟酸破除;
4)高氯酸用来溶解有机物和一些难溶的杂质,其沸点较高(203℃),最后可用来高温挥发盐酸硝酸及氢氟酸,尤其是氢氟酸,不挥发干净会腐蚀玻璃器皿或进样时腐蚀仪器部件。
3、标准样品的选择
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现有四种不同土类的土壤标准样品,分别为:ESS-1黑钙土、ESS-2棕壤、ESS-3红壤、ESS-褐土。实际测量中,最好选择与样品土质相近(大致可靠颜色判断)的土壤质控样,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降低酸的加入量。
4、温度的把控
以下参数确定,都在室温25℃前提下,因电热板敞开消解及大功率排风的影响,在设定温度时,一般比实际需要温度高设10℃左右。室温变动时,设定温度也要相应变动。
4.1低温消解阶段
三价铬在盐酸中易挥发,六价铬与氯离子反映可生成易挥发的氯化铬酰,但是铬主要包含在矿物晶格中,在没有氢氟酸破坏晶格的情况下,只加入10mL盐酸,控制温度不宜过高可减少铬的损失。因此初步消解设定温度在150℃以下为宜。
因市售浓盐酸沸点一般在100℃左右,可在电热板升温之初就将加了盐酸的坩埚摆上。样品随电热板一起升温,可避免暴沸,使液面平稳下降。
4.2中温消解阶段
中温消解阶段涉及多种化学试剂及多种反应,温度选择应全面考虑各种因素,并通过多次试验方可确定。一般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:
1)高氯酸沸点为203℃,其作用是在最后用来高温挥发盐酸硝酸及氢氟酸等,故设定温度应在213℃以上;
2)聚四氟乙烯坩埚熔点为327℃,实际使用温度应在-190℃~250℃之间,长时间超出250℃使用,即使未到熔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坩埚造成变形损坏。故设定温度应在260℃以下;
3)温度过高不利于消解硅;
4)消解温度过高铬易损失。
综上所述,选取的消解设定温度为220℃~260℃。
5、实验过程的注意事项
1)加入10mL盐酸后,因为电热板加热的不均匀性,可能导致样品消解速度差别。出现这种情况时,不能贪图方便一次性把整批都取下,一定要保证每个坩埚中液体都降到了3mL左右才行。剩余液体越少,残留的盐酸越少;
2)硝酸、氢氟酸、高氯酸,在国标方法中建议加入量分别为5mL、5mL、3mL,实际测量中,应事先了解土壤情况,氢氟酸加入量按硅酸盐含量的高低酌情增减,高氯酸则应俺有机质含量的高低酌情增减。每一批次加酸量要统一;
3)硝酸与高氯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,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两种酸的作用。应在硝酸加入后加热10分钟~20分钟,再加入高氯酸;
4)氢氟酸能破坏土壤晶格,溶出大部分的铅、铬;浓热高氯酸具有强氧化性,能将低价铬氧化到六价铬,也能将残余盐酸氧化成氯气挥发;六价铬与氯离子反映可生成易挥发的氯化铬酰。因此,建议调换最后两种酸的加入顺序,先加高氯酸,加热10分钟~20分钟,消耗了残余的盐酸后,再加入氢氟酸;
5)开盖驱赶高氯酸白烟时,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,两者都能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,应在白烟减少时为宜;
6)消解液残渣应为可流动的粘稠状物质,如坩埚壁上有黑色物质,说明有机物残留,高氯酸不够;如呈石灰渣样乳白液,说明含盐量高,硝酸不够;如土壤本色沉淀物较多,说明除硅效果不好,氢氟酸不够。消解液不可烧干,烧干会导致测量结果偏低。
6、研究讨论
1)低温消解阶段设定温度为150℃以下,样品随电热板一起升温。中温消解阶段设定温度为220℃~260℃,时间允许情况下,尽量选择较低的设定温度;
2)中温消解阶段依次加入5mL硝酸、3mL高氯酸、5mL氢氟酸,三种酸之间间隔10分钟~20分钟,具体加酸量可根据土壤具体情况有所增减;
3)消解程度要严格把握,初分解消解液保留3mL为宜;开盖驱赶高氯酸白烟时,时间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,两者都能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,应在浓烟刚刚变淡时为宜;消解液残渣应为可流动的粘稠状物质,不可烧干。